新哈飞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610|回复: 2

[社会新闻] 祭祖教子的腊八节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1-22 11:57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中国公历2010年1月22日(农历12月初八)是传统的腊八节。

相传乔达摩太子降服魔军、魔女,夜睹明星大彻大悟,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:奇哉,奇哉,大地众生,皆有如来智能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,不能证得,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道。逢此佛菩萨圣诞,若能持斋,礼拜,诵经,念佛,或放生,布施等等善行,胜过日常功课,有百千万亿倍之功德。

腊月最重大的节日,便是12月初八。古称为腊日,俗称腊八节。

从先秦起,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,祈求丰收和吉祥。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,人们还要逐疫。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(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)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。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,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。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农历12月初八,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,又称“佛成道节”。

传说一:腊八节是农历12月初八,起源于元末明初,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受苦时,当时正值寒天,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、大米、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。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,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,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。美美的享受了一顿。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,坐北朝南做了皇帝,为了纪念那个特殊的日子,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,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。

传说二:腊月初八,中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。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。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(今尼泊尔境内)净饭王的儿子,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,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,舍弃王位,出家修道。初无收获,后经六年苦行,于腊月八日,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。在这六年苦行中,每日仅食一麻一米。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,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。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。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。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,举行诵经,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,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,用香谷、 果实等煮粥供佛,称“腊八粥”。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,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。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,沿街化缘,将收集来的米、栗、枣、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。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,所以穷人把它叫做“佛粥”。

南宋陆游诗云:今朝佛粥更相馈,反觉江村节物新。

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“栈饭楼”

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,积一年的余粮,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,称为福寿粥。

“福德粥”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。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。

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、糯米煮成,后来材料逐渐增多。

南宋人周密著《武林旧事》:用胡桃、松子、乳蕈、柿蕈、柿栗 之类做粥,谓之腊八粥。

至今中国江南、东北、西北广大 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,广东地区已不多见。所用材料各有不同,多用糯米、红豆、枣子、栗子、花生、白果、莲子 、百合等煮成甜粥。也有加入桂圆、龙眼肉、蜜饯等同煮的。熬好腊八粥之后,要先敬神明,祭拜祖先,再将腊八粥赠送亲友,时间要赶在中午之前,最后才是全家食用,但要吃剩下一些腊八粥,取年年有余之意。如果把腊八粥送给穷苦的人,更是在为自家积德。有些地方的风俗,会将腊八粥涂在自家院子里的果树和花卉上,希望来年丰收,花开富贵。饭后,还要给孩子讲腊八粥的故事,让他们记住懒惰败家的教训!

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,既可口有营养,也确实能增福增寿。
发表于 2010-1-22 13:30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习了
发表于 2010-1-22 21:41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*滑块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哈飞车友会 ( 鲁ICP备15020090号-4 ) |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|

GMT+8, 2024-6-17 20:09 , Processed in 0.040317 second(s), 6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

© ys166.com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